评论资讯详情

登录

进口SMART能否拯救中国小排量汽车?

   近来中国的微型汽车真不好受,市场占有率不断下降,销量也不断下滑。专家的预言2010年微型车将消失更把对小排量汽车的讨论推上了高潮。对于鼓励小排量汽车的发展,国家从政策层面上已经给予了相当的支持,无耐市场终究让国家的努力稍显“浪费”。

  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,导致小排量汽车不景气的根本原因是安全性问题。其实微型汽车的安全性一直都是一个问题,为什么现在才被重点提及?

进口SMART能否拯救中国小排量汽车?
  奔驰SMART

   首先一点是微型汽车在中国的市场不是很大,市场的关注度本来就不是很大。这几年汽车的竞争十分激烈,导致一些中级汽车的价格也拉到微型车的价格区间里,微型汽车本来就不是汽车厂商发展的重点,这几年新推的微型车确实不多,以前用5万就能买到一辆微型汽车,现在5万6万就能买到一部排量1.6L、动力安全都不错的车子,而且这些车子曾经都是卖到10万以上。既然本来是10万的汽车现在5万或者6万就可以买到,自然地微型车的生存问题会受到了关注。

   其次,目前整个世界都处在一个不安的年代中,随时都有发生战争的可能,加上网络和信息媒介的多元发展,车祸,死亡深深印在了人们的脑海中。中国的经济不断发展,人们的收入不断增加,对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,死亡是可怕的,所以人们会要求更多的安全。中国的汽车消费者在这两年趋于成熟,人们对期望汽车给予他们的安全性大大提高。所以当一辆不那么安全的汽车摆在面前时,他们会极力抗拒。另外历史上一些固化的思想依然影响着一些人对微型车的看法。首先中国人总觉得买辆大的汽车,长的汽车很有面子很有气派,短少精悍他们不买账,所以微型汽车都不是大多消费者首要考虑的车型。对于微型汽车的关注其实是对中国消费者消费心理的一个重要反映。

进口SMART能否拯救中国小排量汽车?
  奔驰SMART

SMART能国产?

   近来看到一则消息称SMART有可能在中国生产。SMART国产的消息本来就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了,连宝马奔驰都能国产,你说SMART的国产还算大新闻吗?在中国微型汽车节节败退的时候宣布这样一条决定,我们可以窥见奔驰汽车的用意。中国市场是一个必争的市场。奔驰在中国的表现确实不怎样,SMART在德国的表现也强差人意,改变在中国的战略和拓展市场可谓是一个迫不得已的做法。我想奔驰汽车苦苦保留这个品牌是有它的用意,而中国能接受这个另类的品牌吗?

   如果SMART要进入中国生产,我们想他们首要做的是在成本上有所突破,不象大众甲壳虫,本来在德国是平民车,卖到中国要三、四十万,平民吗?SMART在中国不可能要向高端突破,“平民”的市场是最大的,多销量才能拯救这个濒临的品牌。其次,SMART在营销上要有详细的计划,不能象北京奔驰,说一套做一套,连C级车的上市时间都举棋不定,谈何下一步营销,奔驰中国的失败教训值得深刻反思。关键的两步能做好,这款汽车是极具优势的,凭借奔驰百年品牌和造车经验以及欧洲众多的群众基础,SMART体现了极大的竞争力。

SMART的国产会推动整个微型车的发展?

   目前微型汽车的主要突破最终还是要要归结于技术的发展。SMART的国产会不会让中国的微型车带一轮新的技术革命?我想很关键的一点是“以市场换技术”能不能得到有效的落实,德国人会不会真正给你传授绝活。在“以市场换技术”的实践过程中,我们发现这个市场换来的技术确实不是很多,这两年发展起来的核心技术都只是在发动机的层面上,涉及的面不够广,可以说是不合我们的预期。而这几年的又实践告诉我们以市场换来的技术只是一点点技术。真正要发展成为自己核心的技术还需要我们多多的努力,世界上确实没有不劳而获的东西。而如果SMART真的国产了,我们对它的期望也不可能太高,努力自我实现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。

   总结:SMART国产与否对目前微型汽车的格局短期还没有多大的影响。

返回查看原图
上一张
下一张
相关车系
唯雅诺

唯雅诺

MPV 

39.80万起

询底价

27-52万预算买车 71%的人考虑以下的车

文章评论
相关阅读
查看更多
猜你喜欢换一换

正文

新闻>评论>

SMART能否救中国小车

登录 | 注册
0 收藏

取消 发布

登录后可用您的用户名发表评论